近日宜昌股票配资,知名火锅食材品牌锅圈食汇陷入食品安全风波。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锅圈食汇某门店购买火锅底料和食材,食用后次日清晨开始连续腹泻,并在未倒掉的贵州红酸汤火锅汤底中发现白色蛆虫若干。该消费者称,锅圈方面提出的补偿100元的解决方案,自己无法接受,已向郑州锅圈食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9月8日,郑州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沟赵市场监管所表示,该投诉已有专人处理,消费者尚在与锅圈沟通协商中。由于该消费者是异地投诉,目前能直接提供的证据只有一张照片,证据不是很充分。
回应:同批次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对此,锅圈食汇发布“关于底料事件的说明”。近日,有媒体报道锅圈食汇底料的相关问题,我们已经关注到媒体的报道以及网友的讨论,现就消费者和媒体关心的情况做出如下的回应:
第一,在事件发生后,公司已经向主管部门提供了同批次的产品进行检验,经鉴定同批次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第二,红酸汤产品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胶体研磨和高温杀菌,生产全程产品原材料均处在密闭的管道、罐体内,最终产品的PH在3.8——4.1之间,不存在虫卵长期存活的客观条件;
第三,消费者在食用相关产品时会将产品加热到100℃,高温同样会将虫卵杀死,不存在后续孵化成活虫的可能性。
锅圈食汇表示,“本次事件的消费者在8月23日购买并于晚间食用了相关产品,次日中午在未处理的汤底中发现存在孵化的活虫。由于消费者提供的仅有照片和文字说明,客服无法判断产品本身有问题。出于照顾消费者感受的考虑,客服向该消费者提出退单和现金补偿的方案,但很遗憾未达成一致。”
该公司还表示,“长期以来,锅圈始终恪守食品安全第一的底线,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对于该事件我们将继续跟进,如有进展将第一事件同步。”
业绩双增,八成收入依赖加盟商
资料显示,锅圈食汇是一站式火锅烧烤食材新零售连锁超市品牌。2023年11月2日,锅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锅圈实现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增长122.5%。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锅圈共有门店10400家,其中10386家为加盟门店,占比99.87%,自有门店仅14家。
从收入结构看,锅圈通过向加盟商销售产品获得的收入为25.9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2.2%,上年同期为90.4%;而其他销售渠道收入为5.6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9.6%上升至17.8%。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锅圈采用的轻资产模式,C端的风险主要由加盟商来承担,有的门店盈利,有的门店亏损,对锅圈影响不大,它赚的是B端加盟商的钱。
2025年上半年,锅圈毛利为7.17亿元,同比增加17.8%;毛利率为22.1%,去年同期为22.8%,下滑0.7个百分点。因销售成本增幅(22.7%)高于收入增幅(21.6%),反映其原材料采购压力。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900万元,而上年同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70亿元。期末,锅圈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1.25亿元降至15.89亿元,另持有3.23亿元理财产品。
现金流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营运资金占用增加、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以及库存投资持续。虽然锅圈解释这主要源于企业客户业务拓展带来的营运资金变化,但这种趋势如果持续,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稳健性构成挑战。
截至上半年末,锅圈的注册会员数量达到约50.3百万名,同比增长62.8%。锅圈表示,将继续围绕会员体系的建设,推动预付卡计划,今年上半年,预付卡预存金额达约5.9亿元,同比上升37.2%。
(部分内容参考自红星新闻、中国经济网) 宜昌股票配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在线配资炒股_专业股票配资_炒股专业配资观点